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兆林
通讯员 杨瑞 张磊
“陈桥村四组,老杨家的树栽在隔壁老杜家的晒场上”“遇到旱情,刘岗村二组容易发生村民抢水”……在襄阳市公安局襄州区分局黄龙派出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被一一记录在《民情档案》上。
黄龙镇地处襄州区、宜城市、枣阳市三地交会处,下辖23个自然村、2个社区、154个村民小组,面积大,人口多,治安形势复杂,可黄龙派出所仅有9名民警,警力不足。
2024年5月,该派出所创新推行“民警包村到组”工作法,根据面积、人口、地缘、宗亲等情况,每名民警包保3至5个村,依托村民小组长搜集治安隐患、化解矛盾纠纷。民警每月进村走访不少于12次,并将走访的情况列入《民情档案》,形成清单逐一化解。
“可别小看这本小册子!以前村民有事报警,我们接警处理,但很难掌握警情背后原因,治标难治本。现在提前洞察矛盾,既能避免事件升级,更能降低矛盾化解难度。”黄龙派出所教导员葛泳延说。
陈桥村四组村民杨某和杜某是邻居,曾共用一个晒场。1995年,因不用打场晒粮,杨某便在晒场上种树。30年来,两户村民因此引发矛盾,村干部多次调解未果。
“虽然矛盾持续30年,但没有发生过激行为,派出所也就不甚了解。”今年8月25日,黄龙派出所副所长邱守鹏进村走访时,从四组组长肖传高口中得知此事,随即将其列入《民情档案》。派出所联合镇村干部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划清晒场界线,移走占地树木,一场跨越30年的积怨圆满化解。“154名村民小组长,犹如154个情报员和信息站,拓宽情报渠道,提高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邱守鹏说。
今年8月2日,姜营村二组一位老人被同组村民家的狗惊吓后摔倒,导致胳膊骨折,因狗未直接伤人,双方在3000元的医疗费赔偿问题上争执不下。
该组组长裴正奇将问题反馈给包村民警朱世宝,朱世宝登门调解,一边从法律角度让养狗村民认清责任,一边从情理方面说服老人降低赔偿金额,最终双方各自承担1500元。
“很多矛盾双方只是争口气,可一旦不及时解决,就会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黄龙派出所所长邱军说,通过《民情档案》能及时了解村里的矛盾隐患,矛盾一露头,民警已进门,矛盾数量减少,调解效率提高。2024年5月至今,全所共摸排并化解矛盾纠纷192件,刑事警情同比下降50%,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你看,我们的《民情档案》好几天没有新信息了。”他说,扯皮拉筋的“小事”越来越少,越少越好。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扑克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