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灌水的鞋+沙哑的嗓=您的“网格守护者”

更新时间:2025-08-26 13:00:00

“3号楼2单元顶楼漏水,需要防水布!”“8号楼地下车库进水了,需要沙袋!”……8月24日凌晨,皇姑区长江南社区微信工作群里,一条条紧急信息弹出。每一条信息都关系着居民的平安冷暖,都是一场网格员们与暴雨的赛跑。

35年老楼的保卫战

长江南社区紧邻繁华的长江街,辖区内有32栋居民楼,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楼龄已长达35年。这些上了年龄的老楼,在暴雨中更需要格外地守护。“我们给每个楼都建了‘档’,”社区副主任王翊翻开了一本“楼情本”指给记者看,“上面标红的是地下车库,标黄的是易漏水的顶楼,标蓝的是低洼易积水区域。”

心里装着“楼情”,脚上如同踩了“风火轮”,网格员们开始了紧急排险,老楼危墙、低洼地段、井盖、地库、排水口……一处都不能漏,一个隐患都不放过。网格群里“防汛提醒”刷屏还不够,就怕有居民看不到,网格员们又拿起了小喇叭,在楼栋间穿梭喊楼:“关好门窗!收好花盆!远离积水!”对网格里的独居老人、困难群体,必须挨个打电话或者上门确认安全:“叔,家里漏雨没?需要帮忙不?”

一双双灌水的鞋,在大雨中把网格蹚了一遍又一遍;一把把沙哑的嗓子,把平安的信号送到每一家每一户。

不能间断的接力跑

雨情就是命令,长江南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迅速集结,进入应急状态。

“我们分成四个小组:巡查组马上排查隐患,应急组迅速处理险情,联络组负责信息沟通,后勤组保障防汛物资……”社区党委书记刘旭青调度着工作,声音早已沙哑。从凌晨开始,她和同事们爬了累计超过200层楼梯,拨打了150多个提醒电话。

早上5时许,9号楼的独居老人张奶奶家中开始漏水。王翊带上网格员,组织物业工作人员,冒着大雨爬上楼顶,用提前准备好的防水布做覆盖。“孩子们全身都湿透了,着凉感冒了可咋办!可咋办!”看着这群来给她的阳台“撑伞的人”,86岁的张奶奶一心疼就激动起来。

下午2点,雨势加剧。8号楼地下车库出现倒灌险情。应急组立即组织物业,用沙袋筑起防水墙。“可不能灌进来水啊!要不车就全泡了!”忙着垒着沙袋,网格员李彦增全身的衣服早就湿透了,雨鞋里也灌进了雨水,每走一步都发出“卟卟”的声响。

一杯姜茶的雨中情

“快来喝点姜茶,暖暖身子!”居民秀兰阿姨煮好了一大暖瓶的姜茶,送进了社区值班室,招呼着大家。“有的居民跟我们一起疏通排水口,还有的主动开车陪我们一起巡查楼院。”捧着姜茶,刘旭青回忆起白天那些令人感动的场景。当天有十多位居民自发参与到防汛安全排查中,创业者韩斌就是其中之一,他开着自家的车帮助网格员巡查:“社区工作者都挺辛苦的,白天晚上忙活,我看着了就出点力,不算啥!”

社区办公室的灯火彻夜通明,电话24小时在线,雨夜中的守护须臾不离。在第11次冒雨巡查完老旧楼栋后,已是第二天凌晨,网格员李彦增穿着那双灌水鞋,回到了社区值班室,看到桌上那碗已经凉了的姜茶,端起来一饮而尽。他和他的社区伙伴们一样——拥有“泡水鞋”和“沙哑嗓”。

沈报全媒体记者:叶青编辑:赫明责任编辑:刘新阳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扑克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