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老街热闹背后,谁在偷偷爱你?

更新时间:2025-09-01 14:37:00

志愿者清理垃圾。 本组图片长春晚报融媒记者 郗远辉 摄

8月30日晚,你的朋友圈又被新民大街刷屏了吗?汉服巡游、浪漫市集、218米高空告白……40万人潮把这条百年老街推上热搜。

但你可能没注意到,热闹之外,还有一组“隐形主角”——他们身穿红马甲,日行3万步,却只为让你“多停3秒拍照、少走30米弯路”。

此刻,我们把C位留给他们:新民大街志愿者。

“您好,这是吉林省第一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石碑后面刻着它的故事,需要我帮您拍合照吗?”面对游客,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赵翊含始终保持微笑。她所在的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石碑点位正是这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起点,她热情地为有需要的市民游客提供路线指引、景点内容介绍等服务。3小时里,她为上百位游客拍照,嗓子已微哑,笑容没掉线。

人潮最密集时,52名文明志愿者分散在人流密集的关键点位。

“我们不是管理者,是游客的朋友。”一位志愿者笑着说,“今天被问了几十遍‘厕所在哪’,每一次我都耐心地告诉最短的路线。”

谷宇新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门口担任文明志愿者,她说,作为一名长春人,看到新民大街保护提升活化利用后焕发出新的光彩,特别开心。能够成为一名文明志愿者,充满了自豪也充满了干劲和激情,欢迎全国各地游客朋友来长春新民大街参观。

傍晚,巡游队伍里一支高颜值“天团”迤逦而行——30位青年汉服模特从T台走上街头,唐制婚服、宋制霞帔、明制马面裙……身着各式汉服的模特,步摇轻颤,衣袂飘飘,流光溢彩,仿佛从古画中翩然走进现实,将华服之美带入了现代都市的街巷。他们不是演员,而是长春市青年汉服社团的文艺志愿者。

“以前汉服是拍照道具,今天我们让它成为文化传播的‘移动展板’。”社团的志愿者兴奋地说,“有小朋友追着我问‘姐姐,这是哪个朝代的衣服,真漂亮!’那一刻,我知道传统文化‘活’了。”

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首次打出“文明+文化+文艺”组合拳:文明志愿者兜底秩序,让烟火与文明同框;文化志愿者把历史文化故事讲成“金句”;文艺志愿者让汉服、非遗从橱窗走向街头。

“志愿服务不是‘搭把手’,而是城市软实力的‘新基建’。”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说,“我们希望游客记住的不只是热闹,更是长春的温度。”

来源:长春晚报融媒记者 关丽君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扑克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