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的日照,风里还带着夏末的余温。在东港区后村镇西陈家沟村的田野上,中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里更是一片火热:郁郁葱葱的果园间,一串串翠绿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额间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却挡不住他们麻利的动作和脸上的笑意,称重声、交谈声、箱子堆叠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58 岁的刘名松,是这片果园的 “掌舵人”。五年前,他放弃城里稳定的生意,带着对土地的热爱回到家乡,一头扎进了软枣猕猴桃种植的新赛道。“当时在超市看到这果子,价格不低还很畅销,就琢磨着咱日照的水土这么好,肯定也能种出来。” 刘名松的话里,满是朴实的笃定。
“一开始大伙儿心里没底,怕担风险。我就先流转 130 亩地,自己带头试种。” 从选种育苗到修剪枝条,从施肥除草到病虫害防治,刘名松事事亲力亲为,白天在田里忙碌,晚上查阅资料,一点点摸索种植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五年的精心培育,曾经的试验田如今成了 “聚宝盆”。走进果园,只见泰山一号、龙成二号两个品种的软枣猕猴桃挂满藤蔓,果皮光滑、果肉细腻。“这果子不用剥皮,洗干净就能吃,维 C 含量高,抗病性也强,基本不用打农药。” 刘名松随手摘下一颗,递过来,“你尝尝,甜中带点酸,口感特别好。”
如今,果园进入盛果期,效益十分可观。在刘名松的带动下,周边村民纷纷加入种植队伍,种植面积从最初的 130 亩扩展到 1000 多亩,年产量达 150 万斤。依托当地生鲜电商产业链,这些 “绿宝石”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发往全国各地,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小小的果子成了名副其实的 “致富果”。
“收入很客观,大家都很满意!” 刘名松望着满园丰收的景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城市回到乡村,从商人变身为新农人,刘名松用汗水浇灌出希望,让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力量。
在东港的田野上,像刘名松这样的新农人还有很多。他们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扎根乡土,让一个个特色产业在乡村落地生根,结出了富民兴村的 “金果子”,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东港发布 综合
摄影:东港摄协副主席 宋年生
记者:江岩 孙燕
编辑:李阳
审核:费洪涛
值班主任:王西辉
关注我们!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扑克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