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山西六建红色引擎赋能城中村项目拔节生长

更新时间:2025-05-06 16:31:00

中新网山西新闻5月6日电 (李新锁) 走进山西建投六建集团晋源区金胜村、棘针村城中村改造安置项目(A区)现场,机械设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数百名建设者正在各自作业面紧张有序施工。

上述项目位于晋阳湖创新风貌区,总建筑面积11.4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1#、2#、3#、S-2#商业、地库B/C区等。项目建成后,将为晋源区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生活中心,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六建供图

自开工伊始,六建集团就成立了项目党支部,实施“党建+智建”工作机制,组建党员先锋队,创建党员先锋岗,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质量管理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为项目建设注入红色动能,为项目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任务难,党员带头解题

项目3#楼的基坑开挖是项目团队需要攻克的第一个难题。施工场地局部宽度仅为8米,开挖作业区域与加油站直线距离仅15米,施工难度极大。党员先锋队成员主动请缨、带头攻坚。他们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通过反复实地勘察和方案比选,创新性地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混凝土胎膜”的组合施工工艺。这一工艺创新不仅有效解决了场地狭小开挖难题,在保证基坑支护安全可靠性的同时,还将施工效率提升了15%。在开挖过程中,项目部根据党员分布情况,划分了4个党员责任区,在党员带领下,全员连续奋战50多天,完成了约3000立方米的土方外运、43根型钢柱的安装以及超过500吨的钢筋制作与安装任务,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奠定基础。

山西六建供图

在面对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难题时,项目党员先锋队成员分别与劳务分包方、材料供应方等人员召开专题会。重点围绕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车辆运输调度、施工现场布置、道路通行保障、人员组织调配等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和模拟论证,逐一排除施工中遇到的各项难题。党员带领破题,为筏板浇筑制定了专属方案。浇筑当天,现场各党员分别负责协调3台汽车泵的同时作业,2条商砼生产线的不断供应和20台大型混凝土罐车的循环运输。在先锋队带领下,累计完成了260余车次、3800余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的任务,且一次成型,不留下一点施工缝。

促建设,党建引领提效能

项目党支部党员与班组长结对子,在安全交底会、日协调会、周总结会上,就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劳务班组实际诉求,经常性开展交流谈心、分析论证,以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问题的解决。瞄准安全、现场隐患、人物保障等,党员与班组长互相监督,助推项目管理与劳务管理水平双提升。

工期紧,劳动竞赛添动能。这是党支部推进工程建设的有效抓手。项目党支部在开展“大干50天,冲出‘±0.000’”“大干50天,实现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浇筑”等主题劳动竞赛中,将劳务队伍按施工单元划分为若干“作战”小组,把党员编入劳动小组队伍,确保竞赛取得实效。竞赛中,将党员分为进度领航员、质量监督员、安全巡查员,通过严格把控每日施工节点,全程监控各道工序质量,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控。项目党建+竞赛的形式不仅使施工进度较原计划平均提前10%,更锻造出了一支技术精湛、敢打硬仗的施工队伍,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

聚合力,贴心服务增信心

项目党支部注重人文关怀,通过“党建+团建”“党建+服务”,把党员作为联系职工和劳务人员的纽带,开展了集体生日会、登山比赛、骑行等活动,丰富项目业余生活,激发内生动力。在党员志愿者的协助下,邀请当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走进项目部,为近三百名劳务工人开展健康体检,切实增强团队的归属感、幸福感。

山西六建供图

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1#/2#/S-2#商业主体结构、二次结构施工完成,正高效推进室内抹灰、水电管网铺设等工序交叉作业;3#超高层施工至主体结构21层。项目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引擎、以精细管理为重要抓手,科学组织施工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全力以赴保障各关键节点目标顺利实现,确保工程高品质交付。(完)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扑克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4